中国古代有很多民间教育基地,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好几个朝代,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学子。今天《乾道书院说》带大家来了解一下中国四大书院的历史文化!(图片来源于网络)
中国四大书院,包括岳麓书院、白鹿洞书院、嵩阳书院、应天书院。除了应天书院处于闹市,其它三个书院都是依山而建、绿树环绕,一簇楼阁庭园尽在参天古木的掩映之中。
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,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,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,其古代传统的书院建筑至今被完整保存,每一组院落、每一块石碑、每一枚砖瓦、每一支风荷,都闪烁着时光淬炼的人文精神。这块令湖南人骄傲了几百年的金底文化招牌,外人未免会觉得太过洋洋自得,可如果查看史料,你会默然承认,这座静静的庭院实在是有这样的资本。单就清代以来,书院便培养出17000余名学生,其中如陶澍、魏源、曾国藩、左宗棠、郭嵩焘、唐才常、沈荩、杨昌济、程潜等,都是一等一的杰出人物!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白鹿洞书院,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,是世界文化景观,享有“海内第一书院”之誉,被评为“中国四大书院之首”。 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(公元940年),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;南唐时建成“庐山国学”(又称“白鹿国学”),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;宋代理学家朱熹出任知南康军(今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)时,重建书院,亲自讲学,确定了书院的办学规条和宗旨,并奏请赐额及御书,名声大振,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中国一个重要文化摇篮,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。 白鹿洞书院最盛时,有360余间建筑,屡经兴废,今尚存礼圣殿、御书阁、朱子祠等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嵩阳书院,原名嵩阳寺,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区北2.5公里嵩山南麓,背靠峻极峰,面对双溪河,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。
嵩阳书院是中国古代著名高等学府,在历史上以理学著称于世。北宋儒教洛派理学大师程颢、程颐在此聚众讲学,使书院名声大振。 北宋名儒司马光、范仲淹、韩维、李刚、朱熹、吕晦等也曾在此讲学。嵩阳书院一直是重要的儒学传播圣地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应天书院也叫应天府学院,它的前身是后晋时杨悫所办的私学,北宋政权开科取士,应天书院人才辈出,百余名学子在科举中及第的竟多达五六十人。随着晏殊、范仲淹等人的加入,应天府书院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,成为中国古代书院中唯一一个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,位居中国四大书院之首。
公元1009年,宋真宗正式将该书院赐额为“应天府书院”。后该书院在应天知府、著名文学家晏殊等人的支持下,得到很大扩展。著名政治家、文学家范仲淹等一批名人名师在此任教,显盛一时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古有四大书院闻名中国,深深影响着中国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。肇始于唐,鼎盛于宋的书院,鼎盛之时,天下书院达八十余座。各家学说争芳斗艳,当世名师巨儒,大开讲学之风,四方游学者甚众,大有一呼百应之势。“孟母三迁”也只为寻得一院书香,一个有着浓郁书香气息的院子,对人一生成长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。
而今天,一座现代城市里的的书院即将展现在邵阳人民的眼前。坐落于新一中旁的乾道·東院,亭台楼榭皆依山傍水而建,以求天人合一。从山水布局、亭台开间到一石一木的细部处理,无不极尽巧思。四面山水,清邃环合,无市井之喧,有泉石之胜。诗云:“神存昭旷之原,目寓清虚之境,青山拥翠,绿树浮岚,飞瀑散绕书之声,虚亭动人文之色。”乾道東院
乾道(院系)产品造极之作
与新一中学府为邻
循迹五千年圣贤文化
书写府院高门时代
致力打造书香满東院
诗礼传世家的家族门风
乾道東院
高层建面约136—150㎡
叠墅建面约180-240㎡
低公摊 高赠送
设计理念由中式经典
和现代化人居理念相结合
让您享受全新至美的庭院生活
注:本资料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,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;如果原作者表明其身份要求本公司停止使用该素材的,请及时与本司联系。一切未尽事宜,由本公司负责补充说明。